過去,購屋民眾挑選物件,往往只從預算的角度來找房子,在買了之後,才發現交通不夠便利、小孩上學距離太遠,甚至生活機能不足、格局未盡理想。房仲建議,最好依照購屋者不同的生命週期,在年齡、預算、房數等條件上,謹慎考量購屋需求!
■ 單身、新婚族 首重外食與交通
以單身貴族與新婚族為例,這類購屋族的年齡大約落在22-35歲之間,購屋重點在交通及外食的便利性,是購屋族最重度倚賴捷運的族群。其中,在新婚購屋族群中,由於組成份子簡單,又屬於上班族的新生,搜尋的房屋約20-30坪、總價400-700萬元之間;與單身貴族最大的差異,是現代新婚族注重保有個人空間,加上未來生育計劃,因此平均選擇房數為2.5房,有別於單身貴族的1.8房。
特別值得注意的是,新婚族購屋時,多數已經考慮到子女就學的問題,因此除了有63%會挑選捷運宅外,約有55%的新婚族會挑選鄰近「學校」的物件。
■ 小家庭首選學區 銀髮族重醫療
以小家庭而言,雖然在家庭總收入上有所提升,但是由於一方面開始肩負起養兒育女的重任,另一方面又要顧慮到子女成長環境及就學品質,經濟壓力最為沉重,因此在購屋偏好就近學校的前提下,往往必須犧牲對於屋齡的要求,選擇房齡平均為16年,甚至有四分之一的比例,優先選擇屋齡較高的公寓。
30-55歲、雙薪以上的大家庭,因為進入老、中、青三代同堂階段,購屋考量的面向也最廣。除了生活機能、交通條件、公園、學區與醫療環境等需求包羅萬象,平均房數3.7房、平均總價1,506萬元等條件,都是所有類型中最高的;此外,為顧及家中老幼出入方便,九成的家庭在選擇房屋時,以有電梯的大樓或華廈為優先。
而銀髮族指的是年齡55歲以上的購屋族群,平均需求2.7房,平均購屋總價為799萬元。由於年紀愈大,求助於醫療院所的頻率愈高,因此幾乎百分之百的銀髮族住宅,都位處於醫療院所附近。
【網路地產王www.vrhouse.com.tw】
儘管大陸多個城市的房價不斷衝高,但在交易淡季和政策調整預期的雙重影響下,八月全大陸三十個重點城市住宅交易量繼續下跌;住宅成交面積環比下跌的城市占三分之二,總成交面積較上月下降約一成一,這已是今年內的連續第二個月交易量下降。
「中新社」報導,據中國房地產指數系統滬公布的樓市成交量數據:八月,上海繼續領跑全大陸房市,成交量達到二百四十萬平方米,但環比減少百分之十,北京、廣州和深圳等一線城市也都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。北京為一百七十五萬平方米,縮量最顯著,環比下降百分之十八;深圳已經是連續第三個月環比出現明顯下滑,成交量僅有五十萬平方米上下。
節節攀升的房價,已使民眾望房而卻步,加上銀監會重申嚴格執行「第二套房放貸」,使得持幣觀望再次抬頭,市場成交量不斷走低。
資料來源:udn房市情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