政府6月30日放寬陸資來台購置不動產的限制已快三個月,但陸資來台購置不動產的個案未如預期般熱烈。據了解,法令放寬至今,內政部僅核准兩件自用住宅申請案,總計七年來共收到25件申請案,有八件獲准,但陸企買樓依然掛蛋。
內政部地政司地權科科長游適銘昨(28)日指出,最近三個月核准兩位大陸人士購買台灣不動產,地點分別位於基隆與桃園,申請目的是自用,房屋面積不大,且是公寓,總價僅數百萬元。至於陸企購買不動產申請仍然掛零。顯見「陸資來台」議題,至今仍「只聞樓梯響,不見陸資來」。
CCIM台灣聯誼會會長暨瑞普國際集團董事長曾東茂表示,陸資只能以「自用」需求購買辦公室、營業場所、廠房及住宅宿舍,顯示政府不許陸資以「投資」目的購買不動產。即使以「自用」目的購買的不動產,多餘空間也不能出租,在現有法令限制下,陸資來台投資商用不動產的時機仍未成熟。
過去數月商用不動產買氣主要是國內壽險公司、國內投資者、大陸台商、華僑及港資所推動,陸資沒有實際購買行動。
曾東茂說,就算陸資以「自用」需求購買台灣不動產,也未必會被批准。因為政府審核取得不動產權利的評估因素中,還有國安考量。地政司表示,在過去的申請案中,有一件住宅買賣申請案因位於台北市的南海路,可直視玉山官邸,被國安局以安全考量否決。
瑞普國際物業總經理劉美華表示,陸資企業來台投資須先經濟部批准,6月至今,有十家陸企獲經濟部批准來台投資,包括八家大陸航空公司、福建新大陸電腦收購台灣帝普科技,及一家北京網路公司。但這些陸企還未申請在台購買不動產。
劉美華認為,陸企來台購買做為自用的不動產需求,短期內不會出現,陸企現在是測試市場水溫,初期應會以租賃取代購買,例如幾家大陸國航來台設置辦事處。
投資的路不會筆直往前進, 它像一條蜿蜒的河, 我們只能看的到下一個河灣, 無法窺得全貌, 要承擔風險, 勇敢跳下去, 不斷在摸索中找答案 ....
- Sep 29 Tue 2009 20:24
陸企買樓 只聞樓梯響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