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較於老舊社區,經過土地重劃的區域,整體的開發精神更先進、科學,奠定未來優質大環境的基礎,如果要進駐重劃區,應充分掌握到地段、地緣資訊與財力三大原則,可將風險降低。
重劃區基本上就是新興的區域,以北高雄為例,市府重劃與民間自辦重劃區的開發如雨後春筍,造就了目前北高雄的繁榮景象。
最近較引起市場注意的,則是在橋頭的高雄新市鎮,附近有高雄都會公園,全區目前大多仍是一片未開發的荒草綠意,僅有少數零星建案出現。
房地產專家認為,有心進駐新興區域,有很多需注意的地方。第一重點還是地段,其中又分為整區域的大環境地段,以及區內的小環境地段。
像是美術館44期重劃區,被業界視為優質地段,但同時也吸引大量建商開發,房屋供給過剩,房價欲振乏力,需要長時間的沈澱之後,才會有新氣象。
而高雄新市鎮,目前看來相對就偏僻許多,公共設施明顯不足,對外聯絡交通與生活機能尚不便捷,此時適合長期布局,反而不利想要立即遷入者,除非有很強的低價誘因吸引購屋者進場。
大環境之外的小環境地段選擇也有其分量,同樣是美術館特區,第一排與第三排差別就很大;高雄市新鎮現階段也是靠近省道區域優於內緣。
另有心進駐重劃區,有地緣關係優先,例如生長故鄉、求學住宿、或上班駐在地等,有這些背景對當地的情況自會比較了解,能免除一些風險。
像有些重劃區因地處偏遠,早期曾經是垃圾山堆積處,之後垃圾山美化成公園,區域形象完全好轉,初到的外人絕對很難得知其始末。對綠化後的垃圾山觀感見仁見智,但有更多的訊息總是多一分背景,可以降低風險。
此外,有些重劃區是靠著重大公共工程加溫,但公共工程的執行經常會有變卦,一些議題可能憑空消失,造成很大的風險,適當的財力支持絕對是很重要。
專家認為,買賣房地產一定要用功做功課,不能單方面聽建商的片面之詞。尤其對資訊的解讀更要做到多元,目前國內房地產市場資訊多數都從建商而來,但建商本身即是賣方,此時就會造成賣瓜說瓜甜的現象,那些資訊的參考價值很低,購屋者需特別注意。
投資的路不會筆直往前進, 它像一條蜿蜒的河, 我們只能看的到下一個河灣, 無法窺得全貌, 要承擔風險, 勇敢跳下去, 不斷在摸索中找答案 ....
- Oct 25 Sun 2009 11:01
進駐重劃區 留意三原則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